近期,《徐州日报》《彭城晚报》《都市晨报》《现代快报》《视频号˙中国大运河》等媒体对我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徐州琴书”传承工作进行了报道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,提出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”。我校通过琴书传承工作,在立德树人过程中贯彻落实“两个结合”。我校聘请国家二级演员、徐州市曲协副主席徐妮娜为产业教授,全面负责徐州琴书传承工作的规划和指导。徐老师为琴书班量身定做了符合学生成长的课程,经过一年多的系统训练,琴书班的学生们领略了徐州琴书这一曲艺形式的魅力,初步掌握了琴书表演的技巧,完成了多部作品的学习和表演。同时,师生尝试结合现代舞台表演手法,将琴书与歌曲、舞台剧等形式相结合,在传承中尝试创新,创编了《我是运河一滴水》、琴书剧《情系王家湾》等一批原创作品,并积极参与到2023年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系列展演中,先后参与了贾汪区、铜山区“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”和“彭城有戏”小剧场演出季活动,演出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。
徐老师表示,徐州琴书作为徐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,用徐州话讲好徐州故事是关键,新的学年,在琴书班学员的选拔和教授上,继续将热爱徐州琴书、有志于地方曲艺传承的学生,充实到徐州琴书的队伍中来。
我校音乐舞蹈学院院长韩坤表示,琴书班的开办,既是我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、传承非遗的具体举措,也是培养人才一专多能的发展需要,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办琴书班,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。

